从有了灯泡开始,便逐渐有了白炽灯,白炽灯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已走过了百余年,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白炽灯。
什么是白炽灯
白炽灯是最初电灯光源,随着一些改进,但这种灯仍然是使用一百年前基本技术。什么是白炽灯?钨丝是放在一个玻璃灯泡里面,电流流过钨丝.灯丝的电阻使它发热和白炽化或者叫发光,现在的白炽灯使用线圈灯丝来提高效能和减少热量流失,然而早期的灯泡使用真空技术来防止灯丝由于与氧气结合而发生烧毁,而现在为了同样目的就使用了多种惰性气体混合。
白炽灯优缺点
白炽灯的优点:
1、光源小、便宜
2、具有种类极多的灯罩形式,并配有轻便灯架、顶棚和墙上的安装用具和隐蔽装置
3、通用性大,彩色品种多
4、有定向、散射、漫射等多种形式。能用于加强物体立体感
5、白炽灯的色光最接近于太阳光色
在摄影中,白炽灯是否能用于摄影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其实白炽灯算是一种类似黑体的东西,钨丝通电,发热,辐射发光。色温在2700K-3000K左右。从红外线到可见光到紫外线都有输出。它的光谱是一条连续光谱,当然包含蓝色光的成份。只是色温偏低,黄色光的成份比较多而以。相机只要抛弃过量的黄光成份,就可以认为白炽灯的光色是白的。所以对于可以自义定白平衡的数码相机来说,白炽灯是色彩还原优秀的光源。所以没有专业布光设备的朋友们可以尝试用白炽灯来布光。
白炽灯的缺点:
1、发光效率低
2、发热温度高,热蒸发快
3、寿命较短(1000小时)
4、红外线成份
5、易受震动影响
6、色温低,带黄色(2500K.60W)
7、耗能大,不利于节能
白炽灯工作原理
白炽灯是由发光所用的金属钨丝、电源以及尾部的密封部分所组成。白炽灯灯泡内部在加工的过程中抽成了真空状态,然后加入一些惰性的气体。它的工作原理是电流通过灯丝(钨丝,熔点达3000多摄氏度)时产生热量,螺旋状的灯丝不断将热量聚集,使得灯丝的温度达2000摄氏度以上,灯丝在处于白炽状态时,就象烧红了的铁能发光一样而发出光来。灯丝的温度越高,发出的光就越亮。故称之为白炽灯。
白炽灯发光时,大量的电能将转化为热能,只有极少一部分(可能不到1%,没计算过)可以转化为有用的光能。因灯丝所耗电能仅一小部分转为可见光,故发光效率低,一般为10~15流/瓦。但制造方便,成本低,启动快,线路简单,被大量采用。并且我们在摸到白炽灯的时候会感觉灼手。所以在使用白炽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安全问题,对于长时间使用的白炽灯不要赤手去摸他的表面,小心烫伤。
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即送装修大礼包
7*24小时服务热线
7*24小时热线
微信扫一扫 装修没烦恼